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某校兴趣小组编排模拟历史剧,以下是对少年康熙即位时面临严峻形势的剧情设计。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②台湾被荷兰殖民侵略者占据
③沙俄势力正在东来                                     ④东南沿海有倭寇***扰边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中外古代思想家的主张,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回答第13、14题。
小题1:董仲舒新儒学与孔孟儒学在政治学说上的区别是
A.宣扬仁政B.为统治者服务
C.神化君主统治D.反对苛政刑***
小题2:“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使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之中”,体现这一思想主张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
C.《神学政治论》D.《政府论》

法制化、民主化始终是人类实现政治文明的不懈追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②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④具有防止专制的进步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动。回答16、17题。
小题1:1865年,一位大臣在奏折中提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笼络)耳。”此大臣   
A.属于洋务派B.主张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C.属于顽固派D.认识到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源
小题2: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闰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30分)铁路在人类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下列关于近代铁路的史料。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后不久,清政府以“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的理由,禁止火车行驶。
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武汉很快发展成中国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之一。
截至1911年,西方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九千多里,并控制了其中的94%。
1936年,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湖南一万余名船夫和挑夫因此失业。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修建铁路对近代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要求:条理清晰,角度多样,并有总体认识)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