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B.封建残余势力强大C.复古主义思潮盛行D.人民群众尚未觉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B.封建残余势力强大C.复古主义思潮盛行D.人民群众尚未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B.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C.复古主义思潮盛行D.人民群众尚未觉醒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强调的是根本原因,经辨析可知:B项是客观原因,C、D两项是次要原因,A项才是根本原因,正确答案是A项
举一反三
1912-1919年的历史事实证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
A.封建专制主义的压制B.帝国主义的侵略
C.自然经济的束缚D.国民素质的低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战前后中国进口总值指数变化的情况。(以1913年为100%)
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表,分析一战以来中国进口贸易总值变化的趋势。
(2)说明进口总值发生变化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20~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2)结合史实,概括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
(3)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从上述各方面,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
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A.心即理也B.一概反对人的***
C.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D.理是万物本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二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
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           
-----胡锦涛与连战(国民党)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三 在历经频繁的相互协商和折冲之后,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终于顺利于十一月三日抵达台北,翌日,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进行第二次的“江陈会”,就涉及当前两岸发展的急迫性议题签署四项重大协议,包括:平日包机直航及直达新航路协议、海运协议、邮件合作协议、食品安全协议。此外,为因应全球金融风暴,海基会与海协会此次更就两岸金融合作议题特别举行两场座谈。这象征着海基会与海协会正式协商管道的制度化,以及两岸关系发展正式迈向协商合作代替对抗冲突的历史性关键时刻;两会得以在台北顺利进行协商,代表双方展现足够的诚意与弹性,并以对等、尊严的方式共创双赢。同时更显现目前台北与北京的执政者在两岸关系上,虽然各自面对许多内外复杂因素的挑战,对于坚持采取务实政策路线却有着高度的共识,这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有着极正面且深远的意义。
-----2008年11月5日台湾《联合报》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全国人大制定《及分裂国家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在台湾问题上中共与国民党的立场有何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江陈会”签署四项重大协议是什么?“江陈会”有什么重大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