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述符合1912—1916年中国社会形势的是( )①全国人民共同反对复辟企图并赢得胜利②思想领域出现复古与反复古的激烈斗争③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表述符合1912—1916年中国社会形势的是( ) ①全国人民共同反对复辟企图并赢得胜利 ②思想领域出现复古与反复古的激烈斗争 ③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④各国列强暂时放慢了对中国的侵略脚步 |
答案
C |
解析
1912—1916年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经历了剧烈变化:袁世凯独裁专制到复辟帝制的企图被粉碎;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而继续奋斗;欧洲列强虽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其在华的政治和经济势力并没真正推出,并且日本和美国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思想领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以反对袁世凯推行复古逆流为直接目标,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经济领域,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进一步发展的宝贵时机等。 |
举一反三
新闻照片《站在稻穗上的孩子》报道:“湖北麻城县建国第一农业社的1.016亩早稻,创造了亩产36556斤的高产纪录。看,稻子长得多么的稠密,孩子们站在稻穗上就像站在软绵绵的沙滩上似的。”从今天看来该照片告诉我们
A.历史证据运用要“眼见为实” | B.当时中国浮夸风盛极一时 | C.四个小孩在田野里的闹剧 | D.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
|
《补碗匠》是外国游历者于1896年在中国拍摄的风俗人物照,这幅照片告诉我们
①外国游历者诋毁中国形象②近代制瓷业生产技术低劣 ③当时中国衰败的一个缩影④百姓生活的贫困和简朴 |
“综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材料认为甲午战争前夕,清政府的对日政策是( )A.遏制了日本侵华势力 | B.助长了日本侵略朝鲜 | C.为俄国提供了可乘之机 | D.没有满足日本的要求 |
|
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A.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提出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 D.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
清朝政府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主要表现为( ) ①款待回归者 ②平定叛乱 ③设置管理机构 ④粉碎割据企图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