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它的出现年代不会早于               (   )A.1958年B.1959年C.1960年D.197

读右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它的出现年代不会早于               (   )A.1958年B.1959年C.1960年D.197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右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
它的出现年代不会早于               (   )
A.1958年B.1959年
C.1960年D.1978年

答案
A
解析
图中形象地表现出当时的浮夸风,最早是大跃进时代出现的,不早于1958年。注意文字解释:“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同时注意图片反映的信息。综合分析本题反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历史情景。
举一反三

下表是上世纪中期,我国工业品产量指数比(以1949年以前的最高年为100)。表中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   )
产品名称
原煤(亿吨)
原油(万吨)
发电(亿度)
钢(万吨)
机床(万台)
1949年
51.6
37.5
71.1
17.1
29.6
1952年
106.5
137.5
121.7
146.3
253.7
A.政府采取恢复经济的措施B.一五计划鼓舞了人民的热情
C.苏联的援助中学历史教学园地D.三大改造的结果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

新中国建国初期,政府开展“米棉之战”,这表明
A.政府用经济手段强烈干预市场投机活动B.政府用行政手段严惩商人投机行为
C.国家加强对国计民生资源的控制D.国家严格控制商业经营活动


如下图“儿童眼中的社会”,从这两幅画中不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中国工业发展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B.环保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


在马克思看来,劳资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不能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然而中国,曾提出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政策,其中包含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在中国,产生这一思想的社会基础最早应是在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指 (   )
A.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