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的目的是A.在东北扶植新的代理人B.准备发动“九·一八”事变C.继续控制中国中央政府D.威胁张学良实现东北“独立”

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的目的是A.在东北扶植新的代理人B.准备发动“九·一八”事变C.继续控制中国中央政府D.威胁张学良实现东北“独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的目的是
A.在东北扶植新的代理人B.准备发动“九·一八”事变
C.继续控制中国中央政府D.威胁张学良实现东北“独立”

答案
   A
解析
   奉系军阀一直以日本为靠山,张作霖是日本扶植的代理人。因为日本认为张作霖已失去利用价值,才有皇姑屯事件发生,其目的是要更换代理人。
举一反三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蒋介石一再强调:“制裁共党活动,应尽量用民众力量,党政机关避免直接出面,尤其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它表明国民政府对共产党政策的特点是
A.用阴谋手段打击共产党
B.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C.借民众力量限制共产党发展
D.既要反共,又要避免舆论谴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位于中国西部的抗日根据地是
A.晋察冀B.陕甘宁C.冀鲁豫D.晋冀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4年-1945年,美国对华政策以援华抗日转向扶蒋反共,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A.人民力量的强大B.国民党政府的衰弱
C.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D.美国对全球战略的需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曾两度处于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别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20年代B.都曾推行过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C.都被日本的对华侵略打破D.都被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所粉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   ——达维新《美国公文汇编》
材料2  19世纪50年代初,一个在中国南方3个省份住过10年的英国人说:“我还没有看见
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   ——严中平《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3 厦门洋纱交易很大,假若价格低廉一点,需要就将大大增加。本年(1863年)的进口较1867年几乎增加一倍。洋纱价格和棉花价格比较起来,显得非常便宜,所以用洋纱织布就比用中国人自纺的土纱合算了。   ——彭益泽《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4 广东,番禺“邑巾女红以纺织为业,近洋纱自外国至,质松价贱,末俗趋得,以充土纱,遂多失业矣。”
——彭益泽《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5  19世纪70年代,英国驻上海领事说:“土布和进口商品(洋布)相竞争,(在品质上)决不就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手织土布的售价较高,因此贫苦的中国人便不得不买便宜的但并不耐用的竞争品了。”   ——彭益泽《中国近代于工业史料》
材料6  19世纪90年代,“商通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1和材料2所反映的问题,并分析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3至材料6,概括外国侵略者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步骤,并分析其产生的后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