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13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



 
材料二: 



 
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合作社

 
农民拿着土地证申请加入合作社

 
  
材料三: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农村变动”的主要措施及内容。(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与过去比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重大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这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从我国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3分)
(4)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方针政策又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阐述这次重大调整的时代背景及作用。(5分)
答案
(13分)
(1)措施:土地革命;(1分)主要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2分)
(2)变化:土地由农民私人占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公有制)。(1分)
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分)
(3)状况:社会生产力在1958年后遭到极大破坏。(1分)
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2分)
(4)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人民公社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3分)
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分)
解析

第一问结合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根据地中采取土地政策来回答。第二问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由此可以得出答案。第三问注意时间与曲线图的关系,1958~1960年呈下降,说明这时期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村生产力带来破坏。第四问采取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可以相应组织出答案。
举一反三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5年已达到15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    B.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C.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D.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 )
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 ②对工业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③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④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右侧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问题:
(1)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2)为什么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3)你如何评价图片所体现的主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广东单科)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