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D.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国家,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人民公社体制,故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故D项错误。
举一反三
1985年,***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这反映出(   )
A.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B.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传统观念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摄影家刘占坤于1988年在北京天安门金水桥上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模特大赛冠军彭莉的照相。可见当时

①个人崇拜思想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
②对外开放程度正在加强
③民众对服饰的审美情趣正在发生变化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已确立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D.20世纪70年代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表为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 究其政策方面的原因,关键在于实行了
年份
产量(亿千克)
1980年
5.02
1981年
6.70
1982年
7.15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对外开放政策             D.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