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城镇的历史源远流长。但从古代型向近代型转换,明代是一个关键性的变革过程。明代城镇的勃兴,始于15世纪中叶以后的成、弘年间,全盛于16世纪初至17世纪

材料一 中国城镇的历史源远流长。但从古代型向近代型转换,明代是一个关键性的变革过程。明代城镇的勃兴,始于15世纪中叶以后的成、弘年间,全盛于16世纪初至17世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中国城镇的历史源远流长。但从古代型向近代型转换,明代是一个关键性的变革过程。明代城镇的勃兴,始于15世纪中叶以后的成、弘年间,全盛于16世纪初至17世纪初的嘉、隆、万年间。……城镇数量最多、最密集,工商业最发达的是苏州、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地区集中于东南沿海以及江北运河沿岸。
——摘编自林金树《晚清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材料二 1790年(美国)拥有8 000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5个,其人口不到13万人。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到1870年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5.5%。……到1920年有5 020万人居住在2 722个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9%。
——摘编自杨荣《工业革命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三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4.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5个,建制镇从213个发展到9 369个,城镇人口达5.9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城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推动美国城市发展的?(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环境、经济政策、思想氛围等方面分析材料三中所述现象的原因。(6分)
答案

(1)特点:历史源远流长;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以及江北运河沿岸;从古代型向近代型转变;商业性质和生产性突出;发展速度快。(任意答出3点即可)原因:交通发达;明代中期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城市人口的增加。(任意答出2点即可)
(2)主要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推动方式:工业革命期间,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原有城市的扩大和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随着工业和工厂制度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转变为工业劳动力,使得城市人口和城市的规模、数量迅猛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任意答出2点即可)
(3)政治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政府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任意答出2点即可)经济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任意答出2点即可)思想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注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任意答出2点即可)
解析
第(1)问,首先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明代城镇兴起的信息;然后结合明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分析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要注意美国两次城市化发展高潮的时间,认识到两次工业革命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小问应从工业革命的成就方面去思考。第(3)问,根据提示从政治环境、经济政策、思想氛围等角度展开回答。
举一反三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书》1984年第5期出现这样的诗句:“在倒废纸篓、倒掉了种种旧概念。”1984年秋天,中国取代“旧概念”的新概念不包括
A.国有企业改革B.政企分开   
C.所有权、经营权适当分离D.市场经济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利于农业发展、解决粮食问题的举措是(  )
①推行人民公社制度 
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培育杂交水稻 
④取消了票证制度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变化情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在评述新中国建设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