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新三民主义
③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②是错误的;新三民主义的理论是发展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不是一回事。通过排除法,所以选B。
举一反三
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份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起步
D.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这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材料一 有人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如村干部坐
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材料三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观点产生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2)材料二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经济体制?(2分) 
(3)材料三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生产的发展
C.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成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的局面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62年,邓小平借用四川农村俗语“黄猫(亦作‘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又重提“猫论”,其意图主要是
A.肯定四川、安徽农民自发推行包产到户
B.推广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责任制
C.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强调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