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9分):材料一 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粮1.95亿吨19%30%棉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9分): 材料一 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品种
| 1957年产量
| 比1952年增加
|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
| 粮
| 1.95亿吨
| 19%
| 30%
| 棉
| 164万吨
| 26%
| 93%
| 钢
| 535万吨
| 296%
| 580%
| 煤
| 1.3亿吨
| 96%
| 210%
| 电
| 193.4亿千瓦时
| 166%
| 320%
| 原油
| 146万吨
| 235%
| —
| 材料二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工业领域出现了什么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3分)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你对中国发展工业化的认识。(4分) |
答案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原因:新中国成立前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初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经济和国防不能独立;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4分) (2)开展“大跃进”运动。(2分) 在工业领域,全国开展了群众性的大炼钢铁运动。(2分)影响:浪费了人力和资源,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分) (3)异军的作用: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化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3分) (4)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反对冒进,稳步发展;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基础差、劳动力充足等国情,选择符合实际的工业化道路。(4分) |
解析
本题以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进程为考查点,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事件进行命题设计,突出考查学生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考生对表格材料的信息提炼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第(2)问考查考生阅读漫画提炼信息的能力及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第(3)问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并结合政治相关知识综合理解问题的能力。第(4)问考查考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
举一反三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最大的区别在于( ) |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1840—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 (2)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3)其中第四步骤内容的实质是什么?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 |
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 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 |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 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
|
汉高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苏俄推行“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共同的经济根源是A.农民渴望增加收入 | B.小农为主体的生产方式 | C.政府希望增加农民富裕 | D.封建生产方式 |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B.改革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 | C.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