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族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族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族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麻田1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和桑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牛。所受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凡两年轮耕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俘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魏书·食货志》
(1)依据材料一、二,把北魏均田令中鼓励农耕的措施概况进行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2)分析说明北魏均田令中奴婢、耕牛受田与鲜卑贵族封建化的关系。
                                                                                                                                                                
(3)指出北魏均田制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能否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授田;农民、奴婢、官吏均授田;耕牛授田;因轮耕而加倍授田;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可任意垦荒;鼓励地少人多之处的农民迁移垦荒。
(2)鲜卑贵族拥有较多奴婢和耕牛,可以通过均田令中奴婢、耕牛授田的规定获得大量露田的使用权、桑田的所有权,进而转化为封建地主,加速封建化进程。
(3)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可按劳动力的多少得到土地,北魏政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和占有权。
举一反三
北魏至唐朝中期,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屯田制
D.摊丁入亩
题型:安徽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相符的是    
①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    ②设立三长制,取消宗主督护制    
③推行均田制,恢复经济    ④号召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北魏统治者为解决“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迁都洛阳
B.实行三长制
C.移风易俗
D.实行均田制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