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年代 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年代 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处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C.“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内容符合北宋的社会现实,但却不能材料中体现出来,所以排除B项。C项也是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社会危机的问题。材料中并没有具体的财政支出的项目,故答案选择A项。对比材料表格中的数据会看出北宋此时的收入越来越少,到宋英宗时支出比收入的数据大很多。
举一反三
“惠农无乏,输均役不***。保兵如警守,吏禄绝贪餮。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涉及的改革措施主要是理财和军事措施  
②肯定了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作用  
③看到了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  
④王安石变法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经济衰退B.吏治腐败C.兵力不足D.起义频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认为解决北宋贫弱现状的主要办法是
A.“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B.“摧制兼并”,阻抑“侵牟”和“蚕食佃民”
C.“为之修其水土之利”D.“清查瞒田”并“据其纳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减轻农民负担B.限制高利贷、大地主剥削
C.抑制土地兼并D.改变积贫,达到富国目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