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改革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对历史的影响十分复杂,关于一场改革的评价,往往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南宋读书人:王安石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革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对历史的影响十分复杂,关于一场改革的评价,往往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宋读书人:王安石趋利而不知义,尽黜先儒之说,聚敛害民,剥民兴利。 现代学者:王安石运用行政权力量排斥一般兼并而自为兼并,扩大了国家赢利性经营规模,官营经济体系由此发达,民间工商业经济发展受到抑制。通过这一次强化专制集权,一个本来已经有可能走向开放和民主的社会体制,又逆转回去了。 ——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1)材料中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进行批评的出发点和实质有什么不同?(8分) (2)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批评角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6分) |
答案
(1)侧重点:①南宋学者重点是批评王安石变法为了富国而具有功利性,掠夺人民财富,废除儒家传统学说; ②现代学者重点是批评王安石加强经济集权和国家垄断干预经济压制了社会活力,阻碍了开放民主社会体制的发展。(4分) 实质:①南宋学者批评王安石的实质是维护传统儒家思想的民本、先义后利等传统思想美德; ②现代学者批评王安石的实质是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垄断经济和过度干预经济。(4分) (2)原因:①所处时代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1分) ②南宋的学者处在封建社会时期,站在大地主立场,一切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出发;(2分) ③今天的学者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重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方向。(2分) 启示:①每个时代对王安石的评论,都是从自己的时代需要出发,表达了不同的时代认知与探求; ②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任一点2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仔细分析材料“王安石趋利而不知义,尽黜先儒之说,聚敛害民,剥民兴利”就可以看出南宋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现代学者认为“用行政权力量排斥一般兼并而自为兼并,扩大了国家赢利性经营规模,官营经济体系由此发达,民间工商业经济发展受到抑制”由于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使得商品自由发展的情况在宋代被断送。南宋学者与近代学者评价王安石变法的角度不一样。(2)评价王安石变法角度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不同决定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待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具有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因此应该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对人物进行分析。 |
举一反三
按右图漫画寓意所指的事件应该是
A.王安石变法 | B.商鞅变法 | C.孝文帝改革 | D.戊戌变法 |
|
(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若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苏也? ——染启超《王安石》 (1)依据材料,概括归纳梁启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 (2)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材料所引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由此,你认为史料选择或运用应注意什么?(4分) |
(30分)党的十八大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对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个人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材料一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墨子曰: 兼相爱交相利; “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材料二 “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王安石 自海通以后,西学东渐,变法维新之说,日腾播于士大夫之口,安石之新法,遂为时论所推重,较之前此称誉安石,如陆象山、颜习斋辈,殆又过之。惟是安石锐意欲行之新法,所为权制兼并,均济贫乏者果与现代之社会政策相吻合乎? ——《王安石政略》序 材料三 2013年“五一”小长假,新名词“中国大妈”火了。在华尔街大鳄狂抛黄金之后,忽然***出一群“中国大妈",他们抛多少,大妈们就买多少,似有扭转世界黄金市场狂跌之势。据统计,金价下跌以来l0天内,大陆投资人“鲸吞”了实物黄金300吨。多空大战中。世界五百强之一的高盛集团率先举手投降。……不少大妈称购买黄金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便宜,二是保值。 ——《世界周刊》 材料四 勃烈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时间
| 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
| 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
| 1966-1970
| 7.8%
| 8.5%
| 1971-1975
| 5.7%
| 7.4%
| 1976
| 4.3%
| 4.4%
| (1)依据材料一比较孔子与墨子在理财观上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根源。(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和特点。如何理解“安石之新法,遂为时论所推重”,试简析其新法与现在社会的哪些政策和现象相吻合?(10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历史上大量的白银流人中国最早在何时通过哪种渠道进行的,并指出其带来的影响?“中国大妈”能“鲸吞”实物黄金300吨得益于哪些因素?依据材料四从中总结前苏联改革中的弊端。综合以上材料,概述给你带来的启示。(12分)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因此,“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 ——《王安石全集》 材料二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1)依据材料一指出范仲淹和王安石有何共识?二者推行改革时的中心措施是否围绕此共识?(7分) (2)材料二中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8分) |
“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A.商鞅变法 | B.孝文帝改革 | C.王安石变法 | D.戊戌变法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