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宋史·司马光传》
(1)材料一中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分别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4分)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⑵ 材料二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4分)
材料三

(3)观察材料三的漫画,归纳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

(1)王安石认为善于理财者,可以不增加捐税却使国库充盈;司马光认为所谓善于理财者,不过是巧立名目,在百姓头上增加捐税。(4分)
(2)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最重要。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利于发展生产。(4分)
(3)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③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6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从材料当中司马光认为“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王安石认为“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可见,王安石认为善于理财者,可以不增加捐税却使国库充盈;司马光认为所谓善于理财者,不过是巧立名目,在百姓头上增加捐税。第(2)问,从材料中“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可见王安石认为免疫法最重要;联系史实可知,免疫法是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宫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这一措施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利于发展生产。第(3)问,从漫画中“保守派趁机大做文章”“打着变法的旗号反对变法”“流民图”说明,变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导致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
点评:历史漫画类题的一般解法。历史漫画类题对学生的考察比较全面,是近几年高考选择题考查的新趋势。解答漫画类题目时可以运用“一析二联三解”的方法:“析”即通过对漫画画面的观察,分析漫画的本意,引申说明漫画所蕴涵的寓意。“联”即联系教材,看看漫画反映的主题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相联系,找准切合点,找准理论依据。“解”即根据以上的分析,恰当地运用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解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做到紧扣教材知识,结合漫画内容加以阐述。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
——《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
——《廿二史札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变”主要有哪三方面措施?其中为减少“人民疾苦”,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9分)
(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3中的观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为解决运费高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市易法 B.免役法C.均输法D.农田水利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以上问题,他变法时采取的措施有(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反对科举制的思想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