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生存的支柱农

十九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生存的支柱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十九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生存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三 日本新***(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戊戌政变记》
(1)材料一认为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态度如何?据材料一概括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4分)
(3)材料四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及“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4分)试对此阐明你的看法。(2分)
答案
(1)态度:主张废除。(2分)原因: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农奴主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6分)
(2)有选择的向西方各国学习,各取所长;学习西方不是全盘西化。(4分)
(3)“论”者:变法策略过于激进。(2分)“辩”者:制度变革不彻底。(2分)看法: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2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奴隶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第(2)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3)问,“论”者及“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试对此阐明你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20分)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录《二一九法令》
材料三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说明法令条文中两种农民在权利规定方面的不同。(4分)
(3)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并说明理由。(3分)
(4)据材料三,指出“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的原因是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未能平稳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
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
是(   )
A.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B.改革后农民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C.改革后农民支付高额的赎金D.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下图: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日本***(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
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是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
小题1:根据材料一说明图一、图二之间的关系(2分)。
小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6分)
小题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4分)
小题4: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2分),并谈谈你对这种方式的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地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社会矛盾(   )
①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
②阶级矛盾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④面临相同国家侵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军事落后B.制度腐朽C.经济凋敝D.吏治腐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