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今俄罗斯政府为什么要竖立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2分)而1861-1863年的俄国却发生了两千多起农民暴动,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又在圣彼得堡街头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暗***。这又是为什么?(3分)
(2)亚历山大二世开始改革的时候,中国也掀起了一场“自强”运动。两国都在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变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认为中国“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的理由是什么?(1分)
(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中国“自强”运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2分)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
(1)竖立的原因: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分)反抗的原因: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没有彻底解放农奴,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政治变革缓慢,沙皇专制统治没有改变。(3分)
(2)共同原因:对外战争的惨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2分)理由:引进西方技术维护封建制度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1分)
(3)亚历山大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洋务运动属于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2分)原因:改革前,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尚未产生。(2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俄国的农奴制的相关内容以及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要注意比较两国“改革”的国内外背景以及性质的差异。
举一反三
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运动中,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
①美国南北战争  ②德意志统一运动  ③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俄国在欧洲大陆的大国地位开始确立和开始下降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 )
A.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和1861年改革B.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和克里米亚战争战败
C.镇压欧洲1848年革命和克里米亚战争战败D.镇压欧洲1848年革命和1861年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下图

材料二 据统计,1860 年—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铁产量和棉纺织业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铁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与图3之间的关系。(4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试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其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木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目界线。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们和官吏们更加无能,俄国的严重的弱点,过去外界所没想像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请回答:
(1)《人民的英国史》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克里木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俄国将产生哪些影响?
(3)通过材料了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