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钱乘旦认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对现代化的起步具有关键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
题型:河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历史学者钱乘旦认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对现代化的起步具有关键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特不知我民族自有此能力焉否也?有之则莫强,无之则竟亡,间不容发,而悉听我辈之自择。 |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1902年) |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基本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
——孙中山:《在东京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 |
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日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
——孙中山:《序》(1921年) |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族国家观念的变化,并说明辛亥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中世纪时,天主教之势力空前强大并占据支配地位,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1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国家的君主也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
——崔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
材料四 这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势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的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是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的。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16世纪推动英、法等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比较近代欧洲与中国寻求建立民族国家的进程有何不同?从中你获得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观点:建立民族国家以救亡。 (2)变化:从强调排满革命、建立汉族国家到主张建设统一的民族国家。贡献: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主义的王朝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现代国家;初步形成了大中华民族国家观。 (3)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专制王权的兴起;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影响;民族意识的增强。 (4)不同:欧洲各国是在其君主的领导下不断强化王权,建立了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促进了其社会发展;近代中国则是在资产阶级领导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中,努力寻求建立真正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认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力量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民族独立是现代国家发展的前提;民族国家的形成对现代化的起步具有关键的意义。 |
举一反三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这种不受崇敬的衣服,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用评价下列人物中谁的思想 |
[ ] |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陈独秀 |
谭嗣同在其代表作《仁学》中说,幸亏清朝的兵不够强,假如其海军如英法,陆军 如俄德,那么君主专制的祸害会更大。此话主要 |
[ ] |
A.体现谭嗣同的汉奸卖国思想 B.强调君主专制的祸害 C.提出学习英法德俄民主政体 D.指出清朝军事的落后 |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
[ ] |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 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
[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
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