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潮。下列在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是   ( )A.太阳中心说B.相对论和量子理论C.进化论D.经典

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潮。下列在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是   ( )A.太阳中心说B.相对论和量子理论C.进化论D.经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潮。下列在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是   ( )
A.太阳中心说B.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C.进化论D.经典力学

答案
C
解析
进化论传人中国后引起知识分子的共鸣,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思想刚好影射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由此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变革。
举一反三
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   (   )
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
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
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
D.报摊上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言论出自   ( )
A.激进派B.革命派C.维新派D.洋务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民族和种族问题上形成了不同观念,这些观念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里“夷”主要指我国少数民族)
材料二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   1842年5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材料四   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材料五  19世纪末,欧洲诗人吉卜林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 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华夷”观?对唐代社会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乾隆怎样的“华夷”观?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材料四与材料二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五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什么观念?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实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方吹来十月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来,随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
(1)说出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分析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3)***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形成标志是什么?发展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具体表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