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社会思潮有   ①社会主义  ②和平主义  ③人道主义  ④人文主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社会思潮有   ①社会主义  ②和平主义  ③人道主义  ④人文主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社会思潮有   
①社会主义  ②和平主义  ③人道主义  ④人文主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以及归纳分析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在一战后的俄国兴起,和平主义思想是对战争的反思而兴起,因此①②符合题意,而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思潮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故选A。
举一反三
1914年7月28日,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的当天,法国大使遵照其政府的指示向俄国外交大臣声明:“在必要的时候,法国完全准备履行它作为一个盟邦的义务。”法俄两国成为“盟邦”是在
A.1882年B.1892年C.1904年D.1907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局面的标志是:
A.德奥同盟条约的缔结B.法俄同盟的形成
C.三国同盟的正式成立D.英俄协约的签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战中,西线转入阵地战是在下列哪次战役后?
A.俄军的夏季攻势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818—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上的一个半岛上……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非洲人则成为法国部队的一员。
——(英)霍姆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材料二:除本盟的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                      
——《国际联盟盟约》第五条
请回答:
(1)分析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6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国联在制止战急侵力量方面未能真正发挥作用?(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材料一 (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1918年)
材料三 一战爆发时,各交战国军队几乎所有的运输车辆都是马拖的,卡车只是刚刚开始使用。宣战时,英国陆军部一共只有80辆卡车。马恩河战役最紧张的时刻,法军为尽快封堵战线缺口,竟征调了巴黎的出租汽车载运士兵上前线。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主力是骑兵和步兵,人和马的体力是有限的,无法承担高强度的行军作战。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四个轮子代替了两条腿,步兵向摩托化转变。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指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2)“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指的这个“开端”的含义及当时促成这一“开端”的有利因素有哪些?(8分)
(3)材料三说明了一战客观上具有哪方面的积极影响?(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