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在1918年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在1918年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在1918年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以及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这里主要是指 (   )
A.拿破仑战争激起了欧洲民族主义B.普法战争引起了欧洲的民族主义
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D.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涉及的是民主主义的觉醒,“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而且时间是在1918年,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BDA在时间上均不符合。
举一反三
“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
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D.维护民族的独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期 ,列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期中居优势地位的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欧洲     D 西班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战中,同盟国战败的原因不包括(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非正义的战争必然会失败B.美国的参加增加了协约国的力量
C.协约国的经济实力强于同盟国D.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一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表

造成上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B.同盟国遭受到战争的重创
C.协约国实力增强D.美国的参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人人都在谈论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但我们这里想说的只是:给和平一个机会”。这段歌词出自英国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伊1969年所做的《给和平一个机会》。这首地地道道的反战歌曲在当时的社会上大受欢迎,在多次反战活动中被人们反复高唱。
(1)材料中的歌曲体现出欧洲人的什么心理?(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8分)
(2)为了“给和平一个机会”欧洲的政治家在当时作出了怎样的努力?(4分)上述努力获得突破的关键在哪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