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从战后到1949年初,苏联先是试图通过托管或其他方式,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从战后到1949年初,苏联先是试图通过托管或其他方式,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从战后到1949年初,苏联先是试图通过托管或其他方式,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府;与美国矛盾日益加剧后,又转为加强朝鲜北方的政治、经济力量,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过全朝鲜普选建立的统一政府实行对苏友好的政策。  
——摘自沈志华《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
材料二  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需要守住的是一条从阿留申群岛开始到日本列岛,然后通过琉球群岛(冲绳)延至菲律宾的防线。这样一来,从军事上说,在美国远东安全格局中朝鲜半岛就显得无足轻重了。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变故使得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为此,美国迅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
——摘编自吴文兵《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对朝鲜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种转变的背景(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朝鲜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和对东亚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9分)
答案
(10分)
(1)变化:战后初期,主张与美国合作建立统一的朝鲜政府,后转变为加强由苏联支配的朝鲜北方的力量,进而实现朝鲜民族统一。(2分)
背景:美苏之间的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冷战逐渐展开。(2分)
(2)原因:美苏矛盾加剧和冷战的进一步展开(根源)(2分); 影响:使东亚局势更加紧张,爆发了局部的热战;中美陷入直接军事对抗,中国难以统一台湾;朝鲜半岛成为美苏之间争夺亚洲霸权的前沿阵地。(4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从战后到1949年初”“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府”“与美国矛盾日益加剧后”“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可直接概括出这一变化是:战后初期,主张与美国合作建立统一的朝鲜政府,后转变为加强由苏联支配的朝鲜北方的力量,进而实现朝鲜民族统一。导致变化的原因是美苏之间的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冷战逐渐展开。
从材料中的时间“1950年”可知美苏由二战中的盟友关系走上了敌对关系,这也就加剧美苏两国在世界的争夺,影响了两国各自对外的政策,因此美国对朝鲜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苏矛盾加剧和冷战的进一步展开。造成对东亚政治格局的动荡不安,即东亚局势更加紧张,爆发了局部的热战;中美陷入直接军事对抗,中国难以统一台湾;朝鲜半岛成为美苏之间争夺亚洲霸权的前沿阵地。
举一反三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材料三: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关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表现。(3分)
(2)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氓恩仇”的指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举例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2
分)结合材料一分析欧洲国家合作的目的(2分)
(3)据材料三分析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漫画(左为美国,右为苏联,柱状物是导弹)形象地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
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
B.联合国作用软弱
C.美苏力量均势
D.多极化逐渐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
A.美苏核军备竞赛B.越南战争
C.冷战D.不结盟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