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问题:(7分)小题1:作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问题:(7分)小题1: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7分)
小题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2分)
小题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3分)
小题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2分)
答案

小题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小题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
小题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解析

举一反三
战后美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内容的基本特征是     (  )
A.美元与英镑挂钩,英镑与其他国家货币挂钩
B.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黄金挂钩
C.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美元与日元挂钩,日元与黄金挂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照片摄于1945年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A.宣布决不与法西斯国家单独媾和
B.决定苏联参加对战后欧洲的安排
C.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确定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1.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日,法国总统萨科齐8日在“Facebook”上发布了自己20年前的这一天挖柏林墙的照片。他说:“当晚是在情绪激昂中度过的,德国人民的团圆象征着冷战的结束,欧洲伟大自由时代的开始。”有关“冷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重点在亚洲推行B.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C.其目的是反共反苏D.造成了德国的分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覆辙”。其意图是
A.由联合国军占领B.排挤苏联、由英法美共管
C.由国联投票表决D.由美国单独占领控制日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透过图中的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信息是
A.法西斯的侵略罪行
B.“大陆政策”的实质
C.在美国保护下军国主义复活
D.广田内阁法西斯政权的本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