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前后,李鸿章在信函中多次论及对日本的认识:“日本……惟诸侯擅权,有似列国纷争。近撤各藩回京,实无图我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前后,李鸿章在信函中多次论及对日本的认识:“日本……惟诸侯擅权,有似列国纷争。近撤各藩回京,实无图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前后,李鸿章在信函中多次论及对日本的认识:“日本……惟诸侯擅权,有似列国纷争。近撤各藩回京,实无图我之心。”“该国向非中国属国,究之距中国近而西国远,笼络之或为我用,拒绝之则必为我仇。”“日本……精通中华文字,其甲兵较东岛各国差强。宜先通好,勿使西人倚为外府。”“今诚中外上下戮力同心,于储才、裕饷、选将、练兵、制器、造船之道,一一讲求,如越王勾践之卧薪尝胆,诸葛武侯之广益集思。一面则泰西诸国可交者,隐与联络,结为外援,俟一二十年后确有把握,然后举一最无礼之国,揭其罪状,布告同盟,用全力而挞伐之。” 
——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
材料二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一月初二日,李鸿章上奏朝廷,详细阐述了他对日本的新认识,奏云:“目前惟防日本为尤急,询属老成远见。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煤铁矿,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今虽勉强就范,而其深心积虑,觊觎我物产人民之丰盛,冀悻我兵船利器之未齐。将来稍予间隙,恐仍狡焉思逞,是铁甲船、水炮台等项,诚不可不赶紧筹备。”
——《李文忠公全集》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同治年间前后期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发生的变化。(9分)
(2)简要评析李鸿章的上述认识。(6分)
答案

(1)前期认为:①日本尚未真正对中国构成威胁;②中国应联合日本,以抵御西方列强入侵;③中国屏除积弱重新振作之后,再对藐视天朝的日本进行挞伐。(每点2分,共6分)
后期则明确提出了日本为中国真正的潜在威胁,请求清政府加强备战。(3分)
(2)认识:①前期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带有天朝大国自大的色彩,未能真正体察到中日两国国运发展的趋势。②后期,李鸿章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严重威胁,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及中国海防的现代化。(每点3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⑴小题:该题考察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和对历史发展变化的归纳能力。根据材料一中“隐与联络,结为外援”等处可看出李鸿章认为日本尚未真正对中国构成威胁;②中国应联合日本,以抵御西方列强入侵;材料二中的“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看出李鸿章明确提出了日本为中国真正的潜在威胁,请求清政府加强备战。
第⑵小题:该题考察学生对历史观点的评价能力。既然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前后发生了变化,那么学生在评价的时候也必须要分时段作答,具体认识有在:前期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带有天朝大国自大的色彩,未能真正体察到中日两国国运发展的趋势。后期,李鸿章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严重威胁,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及中国海防的现代化。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为铁路之邦,则全国四通八迭,流行无滞;无铁路之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痪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
——孙中山1894年6月《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 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弟刻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于十年之中,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于五大部之间。
——1912年8月13日孙中山写给宋教仁的信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的政治、经济背景。(8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谋划之“计划”有无实现?这一结果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使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 
——张之洞《劝学篇》 (1898年)
材料二 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张之洞致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的信(1901年)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张之洞政治主张的变化。(9分)
(2)分析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下令剪辫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剪辫运动的社会潮流,被人们称为“辫子革命”。首先在军、警、政、学等界基本上实行了剪辫,有的地方群众也形成了大规模的剪辫运动……各地出现了一系列强制剪辫及因此而起的冲突,……到1917年,“民国成立,于今六载,南方人民久已将辫发剪除净绝,间有垂乘拖豚尾者,亦千百人中之一、二耳。”
——摘自《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圆柱形红色礼拜帽是神圣的宗教和帝国的象征。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担任总统,选择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1925年凯末尔下令,禁止戴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改戴欧式礼帽。但这一禁令受到广泛抵制,随后政府规定戴土耳其礼拜帽有罪。此举引起强烈不满,在一些地方甚至引发公开抗议和骚乱,但均被凯末尔镇压,有些人被处以绞刑。经过凯末尔政府一段时期的强力推行,终于有不少人开始戴欧式礼帽,从而告别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 
——摘编自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思想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凯末尔政府禁戴旧礼拜帽与辛亥革命后中国剪辫运动的相同点。谈谈社会习俗改革在政治方面的意义。(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历史铭记着这样一个镜头(见下图):一位瘦小纤弱的老者,身披印度卡迪土布,赤脚拖鞋,缓缓走向海边,弯身蹲下,然后抓起一小把海盐。这个“食盐进军”运动中的经典镜头曾令无数世人为之震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两个月里,甘地绞尽脑汁。最终他把目标锁定在打破政府对食盐的垄断权上……许多人包括甘地的战友们对此表示怀疑,认为目标太有限了,难以发动广大的民众……但甘地坚持他的主意。1930年3月12日,甘地率领着78名学员向海滨小镇丹地进军……4月6日抵达丹地时,这支队伍已经是上千人之众了。
——章文《甘地传》
材料二 甘地走进海水里,捡起了一小撮被海水冲到岸上的盐。他违反了盐法。这个消息被几十名记者报道着,传播到整个印度,传播到全世界。一夜间,全印度的人都被唤起。几千人、几万人,都赶往印度绵延的海岸。人们前来采盐,故意触犯盐法。在大城市不断有大规模的示威。没过多久,示威的形式增多起来,特别在抵制英国货方面,国大党发起了大规模的活动。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材料三 其(指甘地)所倡主义,英人谓为破坏,但于今日竞争之世界,苟或万众一心,即不合作,而又无所抵抗,自能战胜武力也。学者尝认为其为极大贡献焉。
——陈恭禄《印度通史大纲》1928年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甘地领导“食盐进军”运动的目的。(3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促成“食盐进军”运动影响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3分)
(3)据材料三,指出“甘地主义”的实践,并概括其历史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8年,桂、滇各系地方军阀控制广州的非常国会,改组护法政府,孙中山被架空。1922年,陈炯明炮击总统府后,孙中山化装离粤,开始考虑与共产党合作的可能。由此可见,孙中山的思想转变
A.是国民大革命发展的结果B.有利于三民主义产生
C.源于曲折的革命经验总结D.促进了共产主义思想传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