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孙中山、甘地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孙中山、甘地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孙中山、甘地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1924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三 第五十五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风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最出风头的人物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四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
材料五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六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材料所说的“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是怎样实现的?(3分)
(2)根据材料二,中国革命13年来,为何“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孙中山在此期间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其目的是什么?(4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4分)
(4)根据材料四、五、六,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4分)
答案
(1)满清专制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发动辛亥革命。(3分)
(2)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专制统治;(1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以上史实答出两点即给2分)捍卫民主共和。(1分)
(3)史实: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努力消除教派矛盾。(2分)
影响:增强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沉重打击了英殖民者,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印度独立发挥巨大作用(2分)
(4)道路(思想):孙中山:暴力革命(1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1分)。
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1分);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1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材料二 凯末尔说:“我们国家与我国民族的唯一使命是用我们的刺刀把敌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最适合土耳其民族本性与精神制度的是共和主义制度。”
------《当代东方政治思潮》
材料三 “虽然土耳其在他(凯末尔)死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还是他生前制定的指导方针:建立及捍卫疆域有限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启迪土耳其人民的民族意识;摆脱伊斯兰教对国家法律和教育的控制;不但要物质生活西化,人们的思想和风俗习惯也要西化……” 
——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孙中山、凯末尔各自的政治主张。(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凯末尔被各自国家尊为“国父”的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甘地和凯末尔是20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两人的共同之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B.反对西方的现代文明
C.承担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建立了新兴民族国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天然之富源,如煤、铁,水力、矿油等,及社会之恩惠,如城市之土地,交通之要点等,与夫一切垄断性质之事业,悉当归国家经营,以所获利益,归之国家公用。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1919年2月,孙博士已经系统地制定了他的发展中国经济计划的包罗万象的大纲。这个大纲要求:铁路十万英里和碎石路一百万英里;修浚现有运河和开挖新的运河;一个规模巨大的治河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开辟“商港”,从这些商港出发,铁路网像扇形似地展开,远至西藏、新疆……建设新的冶铁炼钢工厂和水泥工厂……
——(美)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
材料三:为了实现他(指孙中山—一编者注)的实业计划,孙博士建议:提供资本的各列强政府同意设立一个国际团体,使用他们在战争时期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专家,责成他们有系统地进行设计,制定标准。不过,他提醒,必须设法取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以保证他们的合作和支持。
——(美)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经济主张。(4分)其经济主张的目的是什么? (4分)
(2)材料三中,“必须设法取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以保证他们的合作和支持”的含义是什么?(3分)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孙中山“经济计划”的不足之处。(4分)
2011年是辛亥革命l00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1912年9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材料二  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材料三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材料四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 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分)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1分)
(2)如果你作为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为什么?(2分)
(3)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3分)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1分)“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3分)
(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他(凯末尔)提出了生存斗争的指导原则:“就我们这场运动的哲学观
来说,我们的眼光要转向西方。我们将把西方的制度移植在亚洲的土壤上。我们将按西方的模式改造我们的学校。亚洲的新口号不再是泛伊斯兰教主义,而是民族主义。
——[美]H.科恩《东方民族主义的历史》
材料二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
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穆斯塔法·凯末尔(土耳其)
材料三 “虽然土耳其在他(凯末尔)死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
基本上还是他生前制定的指导方针:建立应捍卫疆域有限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启迪土耳其人民的民族意识;摆脱伊斯兰教对国末法律和教育的控制;不但要物质生活西化,人们的思想和风俗习惯也要西化……”
——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21年前后凯末尔关于生存斗争指导原则的
变化。(9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凯末尔被土耳其人尊为“国父”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