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

【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二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选集》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怎样的创新精神?(2分)
答案

(1)背景: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2分)
目的: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2分)
(2)特点: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3分)
实践: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1分) 
(3)精神: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可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为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据材料“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即可归纳出***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可从政权、经济和文化概括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的实践为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答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的角度看,综合分析出***对理论的创新精神,可通过综合上述材料,提炼出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等。
举一反三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到东北三省老窖。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材料三 如果没有***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所说的“点火”的含义。(6分)
(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的评价。(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考茨基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地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恩格斯在世时,他的精神生活与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是休戚相关的,马克思还活在我们中间,我们还深受着他俩的影响。而现在,他俩都离开我们了。”
(1)马克思为何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分)
(2)为什么说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6分)
(4)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7年的俄国发生了两次革命,其中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沙皇君主专制政体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D.建立了全国性的苏维埃政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面对***政治生活中的三度沉浮,我们最应该学习他
A.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重的崇高品德和博大胸怀
B.不怕打击,愈挫愈勇的精神
C.敢于斗争,坚持真理的精神
D.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精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