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杜育的《莽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

西晋杜育的《莽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西晋杜育的《莽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答案
B
举一反三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东史郎日记》
材料二:《南京大屠***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
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图一搞***人比赛

图二砍***中国军俘虏

图三活埋中国平民
文革时期,林彪曾篡改“朱毛会师”的历史为“毛林会师”。可以批驳这一谬论的第一手史料是

[     ]

A.“朱毛会师”的传说
B.“朱毛会师”的故事
C.“朱毛会师”的照片
D.“朱毛会师”的记载
2009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72周年纪念。下列材料中不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     ]
A、南京大屠***幸存者李秀英在战后南京军事法庭上的证词
B、华裔作家张纯如1997年完成的首部全面记录夫屠***暴行的英文著作《南京暴行》
C、大屠***期间在南京生活的外国友人拉贝、鲍恩典的日记
D、大屠***亲历者日军士兵东史郎的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