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及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时,美国 《芝加哥论坛报》认为,“这是美国与欧洲的慕尼黑时刻”。下列对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前的‘慕尼黑时刻’”评述不正确的是A.英法推行的绥

在谈及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时,美国 《芝加哥论坛报》认为,“这是美国与欧洲的慕尼黑时刻”。下列对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前的‘慕尼黑时刻’”评述不正确的是A.英法推行的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谈及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时,美国 《芝加哥论坛报》认为,“这是美国与欧洲的慕尼黑时刻”。下列对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前的‘慕尼黑时刻’”评述不正确的是
A.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B.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C.确保了欧洲的安全D.企图将祸水引向苏联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一个世纪以前的‘慕尼黑时刻’”是指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了把苏台德地区割给德国的协议。英法企图将“祸水东引”,推行的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助长了法西斯德国侵略气焰;德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欧洲集体安全落空,苏联寻求自保;法西斯国家咄咄逼人的态度,迫使英法***调整政策。C项不正确。
举一反三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漫画是艺术化的史料,对于探究历史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阅读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漫画中的人物磨刀霍霍,而砧板上的“公鸡”却并不担心。
材料二

说明: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到: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讽刺“公鸡”所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并简述其理由。(6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39年8月2日,著名核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建议,应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1941年12月6日,美国花费巨资,集中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启动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并在1945年7月15日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瞬间夺去了21万人的生命。核轰炸的消息传来,爱因斯坦痛心疾首地说:“当初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材料二 对于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国际上一直是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从战争本身角度出发,认同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另外一种则是从道义角度出发,否定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请回答:
(1)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提议研制原子弹,但他又为什么感到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6分)
(2)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评价“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歌曲《雅拉玛》中唱道:“西班牙有个山谷叫雅拉玛/人们都在怀念着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西班牙/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上述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
A.19世纪3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20世纪40年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反映的主题是
A.控诉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罪恶
B.控诉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C.控诉法西斯的罪恶
D.控诉西班牙内战的罪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