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分)
(2)简要评价材料二、材料三中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6分)
(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2分)
答案
【答案】(1)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2)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雍正帝主张重农抑商。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3)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 商业。
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的富强之本。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一中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体现了农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判断出这说明了农商之间的相互关系。
(2)材料二中的关键词是"妄议抑之"和"盖皆本也"。黄宗羲认为“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材料三中的关键词是"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只要找准了这些关键词,他们的观点就非常清楚了。
(3)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本题是一道联系现实的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在进行论述的时候,要注意运用联系的观点,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来进行分析概括,难度不大。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举一反三
【题文】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
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
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
【题文】下图所反映的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在春秋时期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
B.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
D.贵族争夺土地 |
【题文】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
【题文】(24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农者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力织成也。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8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6分)
(3)结合材料三和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10分)
《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下列关于初税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
A.只对私田征收赋税 B.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促使土地公有制逐步转向私有制 D.无论公田、私田,均按亩收税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