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发达,创造了先进的农业文明,但在近代与工业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发生了变化。材料一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

【题文】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发达,创造了先进的农业文明,但在近代与工业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发生了变化。材料一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发达,创造了先进的农业文明,但在近代与工业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1)在“稳定小农”的思想指导下,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又有什么样的表现?(6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午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2)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6分)
材料三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4分)
材料四 下表是我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私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国民收入
92.9
答案
举一反三
【题文】《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

A                B                 C                 D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 ②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
③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         ④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国家博物馆的展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和突出成就。图中两件展品存放的展台应属于
    
A.西周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人,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