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5分)《大唐六典》规定:“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元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

【题文】(15分)《大唐六典》规定:“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元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5分)《大唐六典》规定:“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元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1951年7月,公安部颁布《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统一规定了城市户口登记制度。这是新中国最早的一个全国性户籍法规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户籍在治安管理中的作用被强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户口上被附着了很多福利。城市户口享有诸多福利,包括食品、医疗、教育等,全部与户口挂钩。这也造成了农村与城市的矛盾。
——《中国户籍改革历史回眸》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元朝对手工业者户籍管理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户籍管理存在的弊端。(9分)
答案
【答案】(15分)(1)从事手工业的人口单独编入户籍管理,不能从事别的职业,(2分)匠籍世袭,(2分) 人身控制严格。(2分)
(2)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享受的待遇明显不同。(3分)户籍被打上世袭的烙印,农村居民的子弟除考学等少数途径外,绝大部分都承袭父母的农村户籍。(3分)限制人口流动和自由迁移,不利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3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朝、元朝对手工业者户籍管理的特点主要从“匠户制度”来进行解答,例如,单独编入户籍管理、不能从事别的职业、并且人身控制特别严格,本题是在考查“匠户制度”。
(2)建国以来户籍管理存在的弊端主要从城市户籍管理和农村户籍的双重管理、双重标准来进行解答即可。在福利、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区别太大,农村人口不能进入城市,造成了农村与城市的矛盾、不利于调动城市和农村的两个积极性等角度回答即可,总之多总结城市户籍管理和农村户籍的双重管理、双重标准的巨大的消极影响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唐朝、元朝对手工业者户籍管理?唐朝、元朝对手工业者户籍管理的特点、建国以来户籍管理存在的弊端 
举一反三
【题文】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举措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
A.闭关锁国B.官营专卖C.市坊制度D.朝贡贸易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钧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瓷窑之一。钧瓷被誉为“五大名瓷”之首,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其窑址在今(     )
A.河北省境内B.河南省境内
C.江西省境内D.陕西省境内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古今图书集成-经济篇》中分为“选举典、诠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典”,这种图书分类表明“经济”的内涵是
A.经世济民B.治国之才C.心外无理D.经济管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代状元籍贯表
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共357名)
地区     唐    五代   北宋   南宋   辽   金   元   明   清  合计
北方    40     6     28     0    6    11    8   11   10    120
河南     15      0    16     0     0   1     2    2    1     37
河北     11      1     0      0     4   5    2    3   3     29
山东     3      3     9     0    1    4     1     4    5     30
山西     4      1     2     0     0    0     3    0   0     10
陕西     4      1     1     0     0    0    0    2   1      9
甘肃     3       0     0     0     0    0    0    0   0      3
黑龙江  0      0     0     0    0   1    0    0   0      1
辽宁     0      0     0     0    1    0     0    0   0      1
南方    18     10    24    37     0    0    2    77   69    237
江苏    7      1     4      4    0   0     0    17  27    60
浙江    0       0     2     11     0    0     1     20   20    54
福建   0      2     7     11    0   0     0    10    3     33
江西   2      1     3      3    0   0     0    18   2     29
安徽   1      2     2      2    0   0     1     6   7     21
四川   4      1     5      1    0   0    0     1   1     13
广东    0      1     1      0     0   0    0     3   1      6
广西    2      1     0      0    0   0    0     0   2      5
湖南    1      1     0      1     0    0    0     0    1      4
湖北   1      0     0      4    0    0    0     2    3     1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2      2
共计   58      16    52      37    6   11   10      88   79    357
——本表资料主要来源于两《唐书》、新旧《五代史》、《唐才子传》等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中国古代状元籍贯分布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1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夫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那一种形态 (  )
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间手工业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