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6分)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国商帮在沉寂100多年之后再度崛起。今日的浙商、苏商、粤商、闽商等比起传统的商帮更具开拓性、创新性,更具全球的眼光和谋略。

【题文】(16分)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国商帮在沉寂100多年之后再度崛起。今日的浙商、苏商、粤商、闽商等比起传统的商帮更具开拓性、创新性,更具全球的眼光和谋略。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6分)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国商帮在沉寂100多年之后再度崛起。今日的浙商、苏商、粤商、闽商等比起传统的商帮更具开拓性、创新性,更具全球的眼光和谋略。抚今追昔,鉴古今而知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山东商帮里面,主要是大官僚、大地主兼大商人。这也决定了山东商人所走的道路及商业资本的流向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民国时期,宁波商帮中新一代商业资本家脱颖而出,把商业与金融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宁波商帮以新兴的近代商人群体的姿态跻身于全国著名商帮之列。他们所经营的银楼业、药材业、成衣业、海味业以及保险业,也是名闻遐迩。
——张正明 《中国十大商帮》
(1)据材料一,概括商帮的特点。(4分)从明清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货币演变方面分析商帮兴盛的有利条件。(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山东商帮和宁波商帮发展的不同趋向。(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宁波商帮这种发展趋向的原因。(4分)
答案
【答案】(1)特点: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诚信真善、义利并举、开拓创新;兴盛于明清时期。(4分,言之成理答出2点即可)
有利条件:农业产业结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产品商品化加强。货币演变: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集聚。(4分)
(2)不同:山东商帮仍然是传统封建社会商业之路,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2分)
宁波商帮成功的转型,一是由从事纯粹的商业活动转为投资于现代产业,二是从传统的银号、钱庄转入现代银行。这种转型使传统封建社会商人转变为资本主义企业家。(2分)
宁波商帮发展趋向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较早;鸦片战争后,最早的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着中国自然经济;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等。(4分,答出2点即可)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1)商帮的特点主要是指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商帮往往诚信真善、义利并举、开拓创新,而从时间上来看商帮则兴盛于明清时期。商帮兴盛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例如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产品商品化加强,农民的商品意识也在不断地加强。而从货币演变方面来看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则便利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集聚,也为商帮的形成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2)山东商帮和宁波商帮发展的不同趋向主要体现在山东商帮仍然再走传统的老路子,宁波商帮则不再走传统的老路子。具体体现在:山东商帮仍然是传统封建社会商业之路,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并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而宁波商帮则是实现了成功的转型,有的是由从事纯粹的商业活动转为投资于现代产业,有的则是是从传统的银号、钱庄转入现代银行。这种转型使传统封建社会商人转变为资本主义企业家。
宁波商帮实现了成功的转型的原因主要从宁波商帮所在的地理位置比山东商帮的地理位置更加优越,资本主义萌芽较早,鸦片战争后,最早的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着中国自然经济,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等。宁波商帮实现了成功的转型的原因其实就是回答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原因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帮兴盛的有利条件;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山东商帮和宁波商帮发展的不同趋向及其原因
举一反三
【题文】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D.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抑商政策改变B.商品经济繁荣
C.长途贩运发达D.区域经济发展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
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四五世纪,中国的丝绸已辗转来到古希腊城邦。张骞出使西域看到了转口来的中国产品:蜀布和邛竹杖。唐代的对外贸易以海上贸易为重点,海陆各国皆以进口中国丝绸产品为荣贵,制茶成为一门新兴的手工业,茶叶在边关互市中成了重要商品,奠定了以后茶叶大量出口的基础。南宋初年,外贸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宋代的出口商品中以丝绸绢帛为首位。东起日本,西至欧洲皆有宋代钱币和陶瓷的出土。制瓷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明清时期曾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商民出海贸易,由广州十三行为代表的行商垄断进出口贸易。统治者坚持朝贡贸易体系,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夺得的特权,以通商口岸、租界为据点,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符,加紧向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使得清朝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1843年至1895年,进口由18,400千两增加至171,697千两;出口也由25,460千两增加至143,293千两。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占70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山东
14     132
42     104
82     527
64     1126
43     537
74     1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45     459
19     131
51     545
15     205
43     976
39     511
广东
—     —
72     1270
71     1959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