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  )A.坊市制度

【题文】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  )A.坊市制度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  )
A.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B.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C.坊市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D.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答案】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分析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的坊市制度是统治者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严格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它的发展,跟我们当今国家对商业的严格管理,不一样,当今是通过管理来规范它,使其健康、有序发展。诚然,我国古代的坊市制度是统治者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严格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商业的发展,但在客观上,结合材料题意,政府严格检查商人们的经商工具,一旦合格后,才能经商,这样做,当然又有利于商业的健康发展了。即,客观上,坊市制度对商业又起积极作用。题目就是考客观上坊市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即正确答案选C;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经济政策·坊市制度的积极作用
举一反三
【题文】“以中国南方广东的行商和北方山西的晋商为例,就会发现这两地的商人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不但晋商在蒙古、俄罗斯、欧洲和日本有很大的国际投资,而且广东行商还曾经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建设。”(引自韩毓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之谜》材料不能说明此时的中国( )
A.商品经济获得了新发展B.商界已具备了资本输出的能力
C.经济发展水平世界领先D.商界积极参与国际商贸活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
A.水路交通比陆路交通更便捷
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据古籍中的记载统计:明代中秦之间互相遣使128次,其中暹罗(泰国)向明朝进贡101次,暹使来华102次,明使使暹26次。这说明( )
A.明朝时期“海禁”政策没有真正实施
B.明朝外交政策具有区别对待的特点
C.当时泰国是明朝统治下的省级行政区
D.明朝时期的海外贸易活动比较频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乾隆时期,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藉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向来米船到浙,行户接贮栈房,陆续发粜,乡市藉以转输。即客贩偶稀,而栈贮乘时出售,有恃无恐。是以非遇甚欠之岁,米价不致腾涌。向来情形如此。”这表明这一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破产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商品经济活跃D.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是( )
A.正确的,因为它符合全球史观
B.正确的,因为它符合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C.错误的,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
D.错误的,因为它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