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明代户部尚书丘浚主张,“市者,商贾之事。官不可与民为市,非但榷(专卖)盐一事也。大抵立法以便民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为。”该言论侧面反映出明代A.私人市

【题文】明代户部尚书丘浚主张,“市者,商贾之事。官不可与民为市,非但榷(专卖)盐一事也。大抵立法以便民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为。”该言论侧面反映出明代A.私人市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明代户部尚书丘浚主张,“市者,商贾之事。官不可与民为市,非但榷(专卖)盐一事也。大抵立法以便民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为。”该言论侧面反映出明代
A.私人市场自由B.自然经济解体
C.法律观念浓厚D.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尽管“抑商”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繁荣也是必然的结果,材料中的“官不可与民为市、立法以便民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为”的言论则从侧面反映出了明代商品经济繁荣,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另外,私人市场自由不符合“抑商”的经济政策,不能选。自然经济解体是鸦片战争之后才有的事情。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举一反三
【题文】某同学在写历史小论文,其中涉及“明清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普遍出现
B.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走向弱化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形成
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按此方法,下图中的空缺处应填上
A.商品交易双方的平等性B.生产以满足市场为目的
C.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D.由市场进行资源的调配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图片记载的是一份关于盐井开采的盐业契约。由此可知当时(   )
A.盐业专营制度已被彻底打破B.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迅速发展
C.出现了部分近代经济的特征D.官营企业主动吸纳民间资本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西方史学界将“始于康熙平三藩的1681年,止于乾隆退位的1795年之间的历史”称为“High Qing”。下列可为这一观点提供的依据是(   )
A.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大一统国家进一步巩固
B.中小市镇向边疆拓展,资本主义发展较迅速
C.对外交往空前频繁,中外文化交流渐入佳境
D.学术文化全面繁荣,科技成就领先西方国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应了
 
年代
案件总数
长工案件
短工案件
雍正
1721—1740
40
19
21
乾隆
1741—1760
81
37
44
 
1761—1780
93
43
50
 
1781—1800
131
48
83
嘉庆
1801—1820
283
107
176
 
表 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
A.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