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

【题文】(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美]杰里·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推行分封制的原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李斯主张推行郡县制的历史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在任免官吏上的突出特点。(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答案
【答案】(1)原因:疆域辽阔;地方叛乱。(2分)
(2)依据:诸侯争霸,地方割据。(2分)
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分)
(3)变化:行省制度。(2分)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4)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西周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体现的是疆域辽阔;“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体现的是地方出现叛乱。
第(2)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可从材料信息“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中得出。“特点”一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解答时需要注意设问限定词“在任免官吏方面的特点”,本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答出。
第(3)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变化”一问可有材料“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的信息推断出。“意义”一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对以后历代的影响等角度来解答。
第(4)问,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回答“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首先要结合三则材料中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的演变来考虑,这一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权力逐渐减、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的趋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行省制
举一反三
【题文】下列制度与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相关联的是
A.井田制B.宗法制
C.分封制D.世袭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一般称谓
妻(正配)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
C.大哥(25岁)
妾二(侧室)
D.二哥(22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穿越剧虽说荒诞,但也风靡一时,假设你通过穿越回到商周时代,你被周武王封为诸侯,你应该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①镇守疆土  ②随从作战  ③征派赋役  ④朝觐述职  ⑤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A.①②④⑤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化王权巩固统治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