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摘自《旧唐书》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编者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编自《皇明祖训》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7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唐末怎样的社会状况?后来宋太祖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4分)
答案
【答案】
(1)变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3分。不答朝代扣1分)。
影响: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4分)
(2)状况:唐朝后期藩镇割据。(2分)解决: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3分)
(3)措施:废丞相,六部直属皇帝。(2分)原因: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2分)
(4)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被取消。(4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难度小,作答时要说明变化所在,三省六部制的影响要结合所学。第二、三问难度中等。结合材料找答案;宋太祖改革措施结合所学作答,关键是记忆到位。第四问难度小,因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教学中是重要基本结论。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教学过程 要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比如三省六部制和北宋改革;回答问题要按照要求作答:紧扣材料,结合所学
举一反三
【题文】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宗法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三字经》中对应历史时段在
A.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1世纪
C.公元前3——公元1世纪
D.公元3——公元1世纪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种帝国结构”包括(     )
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     ③郡县制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5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各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分别有何影响?(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6分)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各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6分)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提出的国人“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具体实践如何?(12分)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