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

【题文】(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二所表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图示一、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
(2)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材料二、三分别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与相权矛盾演变的趋势。(2分)
答案
【答案】
(1)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2分)。秦朝,元朝(2分)。
(2)变化: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分)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分)。(表述时应当注意史论结合。)
(3)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丞相最终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及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综合能力。第(1)题第一问结合示意图可知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有九卿,可知是三公九卿制;由图二可知皇帝下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可知是三省六部制。第(1)题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根据图三可知是行省制,结合所学是元朝首创的。
第(2)题从材料“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所以皇权空前加强;从材料四的“雍正年间,……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可知雍正年间,未解决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结合所学知识军机处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主要职能是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没有决策权,所以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并达到顶峰。
第(3)题需要综合所有材料得出结论。材料材料一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分散相权来加强君权,材料二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君权空前强化,材料三清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对此进行归纳总结可得到答案: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丞相最终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丞相;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演变趋势。
举一反三
【题文】《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秦朝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
A.实行郡县制 B.实行皇帝制度
C.实行分封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
①中国的分封制      ②古罗马法      ③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④新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秦朝时期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以上材料说明二者(     )
A.都依法治国形成法治社会B.对犯罪的界定不同
C.打击犯罪的效果不同D.立法的出发点不同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