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面是某学生在复习时归纳出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朝代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表现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原因分封诸侯

【题文】下面是某学生在复习时归纳出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朝代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表现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原因分封诸侯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面是某学生在复习时归纳出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
朝代
西汉初期
唐朝中叶
唐朝末年
表现
七国之乱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原因
分封诸侯
节度使权力过重
内轻外重
影响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
后患无穷,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教训
 
 
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
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决定于皇帝的素质
B.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
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
D.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材料和知识迁移能力。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唐朝中叶,唐朝末年发生叛乱主要是地方割据的诸侯或者节度使,他们都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因此得出的教训是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的矛盾。A看不出;D说法不对;C项说法正确,但是只是表现而也。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教训
举一反三
【题文】为了解决唐朝后期五代十国以来国家的分裂割据问题,北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是
①铲除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
①始终没有实权      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③最初是临时机构     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选拔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文献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魏源《默觚下?治篇九》)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弟等级 (杜佑《通典?选举典》)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之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治安策》
材料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中“制”分别指什么?(4分)汉高祖总结周亡、秦亡教训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贾谊对治理天下的主张是什么?(2分)材料三中,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
图二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图三现代英国议会下院在召开会议
图四 近代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
——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三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本质区别?(2分)图三和图四分别体现了所在国家的政体形式是什么?(2分)
(2) 图一中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1分)本质上有何区别?(2分)
(3) 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主要因素。(6分)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表现,(6分)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