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记》
材料二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弄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秦始皇的意见如何?他又是如何落到实处的?(5分)
(2)材料二,宋太祖听了赵普的分析后,是如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宋初的改革带来了什么弊端?(2分)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秦宋王朝改革的相似点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
【答案】
(1)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分封制的存废问题;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秦始皇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作为地方行政制度。(5分)
(2)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把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3分)
(3)宋初的改革影响了地方政府工作效率,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2分)
(4)相似点是把地方兵权收归中央,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争论的焦点从材料一中“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和“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置诸侯不便”的信息可得出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分封制的存废问题;第二小问意见从“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秦统一后的措施来分析可得出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作为地方行政制度。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可知宋初面临的问题是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答出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即可,如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把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材料三中“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来分析北宋集权的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来分析即可,如宋初的改革影响了地方政府工作效率,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改革的相同点从“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信息可归纳出把地方兵权收归中央;根本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集权的措施
举一反三
【题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诗人金榜题名后在京城写下的诗句。该诗人是生活在(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  )
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B.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C.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D.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权力有限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清
比例
51%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的公平、公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散序进士》)这主要是因为(  )
A.只有进士才能为官B.进士考试难,录取率低
C.进士在官场的同僚多D.社会普遍认同进士的能力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范仲淹于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通判负责监督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