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汉与明清两幅示意图,提取两项有关汉与明清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汉与明清两幅示意图,提取两项有关汉与明清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汉与明清两幅示意图,提取两项有关汉与明清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答案】示例一:信息:汉朝主要的粮食产区集中在黄河流域;到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3分)
说明: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3分)
示例二:信息:汉朝手工业中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到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兴起众多的工商业市镇。(3分)
说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3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 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就本题而言, 既可以同意第一种观点,也可以同意第二种观点,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论述时都要言之有理。
考点:中国历史·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历史
举一反三
【题文】(19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连云港市东海县出土一批政府档案文书性质的竹简,据其中的《集簿》载:西汉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你认为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是(  )
A.“推恩令”彻底废除了分封制B.东海郡是当时最大的郡
C.侯国与郡是平行的地方行政单位D.当时仍实行郡国并行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通过观察地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下图表明当时中央政府对今山东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
A.设立郡守B.分封王国
C.由中央直辖D.设立行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5分)规范应用史学方法,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防止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出现武断、附会和诈伪的有效武器。
方法一:提取史料信息
西安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唐朝时称长安,长安城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唐代长安城面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文明的特点,请选择恰当的图文材料论述唐朝文明的特点。(12分)
方法二:辨析正谬与真伪
谋求日本国民之安全,同享万邦共荣之乐,这乃是皇祖皇宗之遗范,也是朕所眷眷不忘者。此前日本帝国之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谋求日本的政治经济自立和东亚地区的安定,至如侵害别国主权,侵犯别国领土,固非朕的意愿。然而交战已历四年,虽然陆海军将士勇敢善战,政府和官员励精图治,一亿国民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再加上敌方最近使用残酷的炸弹(原子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注:“联合公告”即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该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2)阅读材料,指出《终战诏书》中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10分)任选其中一条予以批驳。(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