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 (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

【题文】(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 (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 (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在材料三中图三内开始设置内阁是在谁(皇帝)的时候?图四的机构又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答案
【答案】
(1)秦朝(2分)三省六部制(2分)唐朝(2分)
(2)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点阁大学士。(答出任意两点记4分)
(3)明成祖(或者朱棣)(2分)清朝(2分)
(4)皇权不断强化(或者相权逐渐削弱)(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是指三公九卿制,创立于秦朝时期。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变相的削弱了宰相的权利,加强了君主的权利。是在唐朝时期确立的。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有个共同的本质特点就是都在加强君主的权利,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都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2)“(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的措施。而从“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说明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设殿阁大学士。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利而废除了丞相,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但是废除宰相之后,皇帝为了解决日理万机的问题又设置了而殿阁大学士,不过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3)在材料三中图三内开始设置内阁是在明成祖(或者朱棣)的时候,明成祖(或者朱棣)开始设置内阁,图四的机构是指军机处,军机处是在清朝时设立的。不论是军机处还是内阁制的本质都是君主加强君主专制的必然产物。不论是军机处还是内阁制的也是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顶峰。
(4)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是君主的权利不断的增强,宰相的权利不断的削弱。不过,君主的权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增强,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是君主不断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不断强化自己的权利,秦朝时期君主权利的强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稳定了刚刚统一的政治局势。明清时期君主权利的强化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因为秦朝时封建制度刚刚确立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封建制度则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皇权不断强化
举一反三
【题文】《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文中说:“在政治经济史的意义上,科举制是对历代世族模式的一次彻底‘反动’。”该观点认为科举制
A.切断了世族繁衍的制度基础B.改变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C.是历代政府选官的唯一途径D.让世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汉书·武帝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
A.郡、国之间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D.推动小农经济的迅速发展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采取的措施是: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收兵权于中央
C.中央掌握地方财权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元朝行省制D.清朝军机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4分)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请你写出应填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的文字。(请写在答题纸上)(8分)
(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