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

【题文】“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上述材料说明 (  )                                 
A.唐朝中央审议机构是中书省
B.唐朝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
C.唐朝中央执行机构是门下省
D.唐朝中央决策机构是尚书省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唐朝中央审议机构是门下省;C不对,唐朝中央执行机构是尚书省;
D不对,唐朝中央决策机构是中书省,只有B表述正确,而且指出三省六部制的重要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
点评:全面把握三省六部制。
1.内容:“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司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
2.特点:①分工明确,②效率高,③互相牵制,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3.意义及影响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举一反三
【题文】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其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这种“制度”是(      )
A.科举制度B.世卿世禄制度C.征辟制度D.军功爵制度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朝与宋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
A.设立六部B.分化相权
C.分散地方官的权力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如图反映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 D.郡国并行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 ②杯酒释兵权 ③犯颜直谏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③②④⑤D.③①④②⑤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了政权。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四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分)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2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四回答,科举制对宋朝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