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了政权。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四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分)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2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四回答,科举制对宋朝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答案
【答案】(1)血缘、门第、等级。(2分)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2分)
(2)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官吏的来源。(2分)
(3)风气:重视读书和教育,重视文化。(2分)
观念:读书高贵,读书是晋身之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材料一反映的是先秦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实际上是贵族政治;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重“孝廉”,德才皆备,因此标准从门第到德才皆备,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2)注意材料信息“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可知说明科举制度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3)根据材料信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可知是指科举制推动了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把读书、考试和做官三者结合起来。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
点评:材料解析题要注意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虽然材料题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新设问,但必然与教材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这里的联系,一是指题目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二是指题目的一二处设问需要从教材内容来确定大致的方向。确定了材料和教材内容的联系回答问题就不会太难。当然有的设问可以在教材中直接“对号入座”。
举一反三
【题文】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采取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 ( )
① 两汉时期形成“中朝”“外朝”格局
②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
③北宋三司分权
④元朝行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统领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
【题文】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
①汉武帝“推恩令”②唐朝地方设节度使③北宋“杯酒释兵权”④清朝设军机处
【题文】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 |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题文】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农村男女找对象时奉行“门当户对,资财相当”,否则即使感情深厚也会活活地被父辈拆散,这种“门当户对,资财相当”的观念与下列哪一制度体现的观念基本相似 ( )
【题文】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权力,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北宋设 ( )
①参知政事 ②三司使 ③通判 ④枢密使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