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
材料二 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4分)
答案
【答案】(1)变化:由西周的按血缘关系世袭贵族担任中央官职,变为秦朝时中央官僚由皇帝任命,职业官僚制度产生;(4分)由西周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变为秦朝时中央的三公分工职权分明。(2分)
(2)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2分)黄宗羲认为:明朝废除丞相导致政治的黑暗,因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废除丞相不利于制约君主权力。(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 本题考查学生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以及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历史比较能力。1、通过材料一中的“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可知西周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是贵族政治;通过教材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中央和地方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命,是官僚政治。2、另外,材料一中西周“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而秦朝中央的三公分工职权分明。
(2) 通过材料二中朱元璋认为“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可知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黄宗羲认为:明朝废除了丞相之后中国再没有 了善治,所以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主的权利。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西周与秦朝的对比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对君主制度的看法
举一反三
【题文】《明史·宰辅年表》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这段材料表明
A.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B.明仁宗时期内阁开始出现
C.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
D.大学士完全获得宰相职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乾隆实录》中记载:“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说明了雍正时期                                  
A.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宰相权力被再度分割D.君主专制体制不断走向衰落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是古代中国政制的一大特点,其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启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其二,是让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后者的措施是(  )
A.秦朝三公九卿制度B.汉武帝设立中朝制度
C.唐代三省六部制度 D.明朝实行内阁制度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    )
A.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B.过去的丞相大多昏庸无能,败坏风气
C.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
D.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君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正式确立内阁制度的明朝皇帝是  (    )
A.明太祖B.建文帝
C.明成祖D.明神宗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