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2分)近年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成为国内外学界、政界热议的课题之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

【题文】(12分)近年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成为国内外学界、政界热议的课题之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2分)近年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成为国内外学界、政界热议的课题之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有人说:“……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4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3分)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的框架是什么?“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说明了什么?(5分)   
答案
【答案】(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影响:形成了极端君主专制,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4分)
不同意。(1分)
理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2分)
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4分)
说明:民主政治要注重民生和符合国情(或者既要从历史传统中继承合理的成分,也要借鉴西方民主制度的优秀部分)。(1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结合教材知识,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对比世界发展潮流,结合明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分析,极端的君主专制,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2)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和历史评价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所以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对我国的政治近代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此可以驳斥材料的观点。
(3)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材料来源于《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结合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亚洲社会主义民主”,可知特殊的民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就是要从历史传统中继承合理的成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就是结合国情,并借鉴西方民主制度的优秀部分。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的设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影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三权分立;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曲折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启示
举一反三
【题文】(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群体逐渐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阮籍等七人隐居山阳(今河南修武),纵情于歌、酒、舞之间,文采歌赋各有所长,崇尚老庄,政治上拒绝做官,不与统治者合作。
材料二: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材料三: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四: 以下是明代江南地区女子的歌谣:
歌谣一 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在园中采红花,一朵红花采不了,双双媒人到我家。“我家女儿年纪小,不会伏侍大人家,”“爹阿爹,不要忧,娘阿娘,不要愁,看我明朝梳个好光(鲜)头,前边梳了盘龙髻,后边来到看花楼,看花楼,饮好酒,他弹琵琶我拍手。”
歌谣二 竹公竹婆竹爹娘,今年让你长,明年让我长。你长没有用,我长嫁儿郎。
歌谣三 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不害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摔不倒。
材料五:胡居仁(1434~1484),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乡人,……性行纯笃,真正做到“日三省乎己”,每日详书自己得失。年方弱冠,孝顺闻名。一次,父亲有病,胡居仁亲自尝父亲的粪便,查验病情。父亲去世后,胡居仁绝食多日,形销骨立。父死,母照俗例作道场超度,他不信道,然而总命难违,撰联明志:“读东儒书,不信西天佛祖;奉北堂命,乃作南无道场”,成为千古佳话。
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明朝士人区别于以往士大夫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2)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其社会根源是什么?(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5的真伪,说明理由。(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纳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A.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B.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
C.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D.官僚劝谏约束了君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
A.内阁B.军机处C.三司D.枢密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
A.汉代内外朝制度B.唐代三省六部制
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B.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
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