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一种绿藻(这种绿藻具有呈螺旋状的叶绿体),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效应。他将该种绿藻放在一张载有细菌悬浮液的玻片上,这些细菌会移往氧

1883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一种绿藻(这种绿藻具有呈螺旋状的叶绿体),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效应。他将该种绿藻放在一张载有细菌悬浮液的玻片上,这些细菌会移往氧

题型:0113 期末题难度:来源:
1883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一种绿藻(这种绿藻具有呈螺旋状的叶绿体),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效应。他将该种绿藻放在一张载有细菌悬浮液的玻片上,这些细菌会移往氧浓度高的区域。他观察细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1)描述B情况下细菌的分布情况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恩格尔曼进行装置C的实验,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细菌集中在叶绿体上
(2)找出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举一反三
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功能上看,二者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
B.从结构上看,二者都有双层膜且内膜都向内折叠
C.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6H12O6,在线粒体中发生C6H12O6→CO2
D.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把新鲜的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在光谱中可以看到最强的吸收区在

[     ]

A.绿光部分
B.红光和蓝紫光部分
C.蓝紫光部分
D.黄橙光部分
题型:0111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把绿叶的色素提取液放在光源与三棱镜之间,在连续可见光谱中出现暗带,暗带在光谱中分布的区域是

[     ]

A.黄光区
B.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C.蓝紫光区
D.绿光区
题型:0115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

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
B.叶绿体色素参与ATP的分解
C.叶绿体色素与O2和[H]的形成有关
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
题型:0108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叶绿体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吸收、传递光能的色素位于基质中,转化光能的色素位于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B.在晴天CO2浓度过低时,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含量会增加
C.得到电子后的那些叶绿素a即成为强氧化剂,能使NADPH转变成NADP+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题型:0128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