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
![](http://img.shitiku.com.cn/uploads/allimg/20200312/20200312041000-54136.png) |
(1)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中获取________,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________诱导融合。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所以需要用__________培养基筛选,目的是选择出杂交瘤细胞。对筛选出的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若在体外大规模培养该细胞,首先应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中,为了防止细菌的污染,所用培养液应该添加一定量的______,此外还要________,防止细胞代谢产物对细胞有影响。在培养液中提供5%CO2目的是___________。 (4)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可大量制备。临床试验上借助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_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 (5)科学家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鼠淋巴细胞中,改造抗体属于________工程的范畴。 |
答案
(1)B淋巴细胞;在体外大量增殖;分泌特异性抗体;灭活病毒 (2)选择培养基;克隆化培养 (3)维持培养液的pH值;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导向作用 (5)蛋白质 |
举一反三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操作至少要进行几次细胞筛选 |
[ ]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
如图所示: |
![](http://img.shitiku.com.cn/uploads/allimg/20200312/20200312040956-58687.png) |
(1)淋巴细胞能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两种细胞膜也能“融合”在一起,说明细胞膜___________。此过程,常用_________作为诱导剂,该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种细胞。请设计一种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交瘤细胞。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收集__________的细胞。 (3)杂交瘤细胞繁殖进行的是_________分裂,其遗传性状________。 (4)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不同之处主要是前者是用________培养基,且其中含有___________。 (5)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还应用了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和_____两大技术。 |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
A.可以准确地识别抗原 B.可以用于治疗癌症 C.可以制成“生物导弹” D.单克隆抗体的缺陷是不能大量制备 |
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融合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该过程中,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的细胞是 |
[ ] |
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
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浆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不一定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不一定能诊断出SARS病毒感染者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