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__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__

题型:海南省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________KJ和________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条,请画出这2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_________。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5      绿藻和水草
(2)500     500
(3)光线    绿藻(或食物)

(4)O2    分解者(微生物)
举一反三
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槐叶萍是一种原产于巴西的水生植物,侵入澳大利亚后,每2.5天数量增加一倍。到1978年,仅在昆士兰湖就有400平方千米的湖面被覆盖,重量达5000吨。1980年引进了专食槐叶萍的象鼻虫,4个月后,该地的槐叶萍仅剩1吨。下列就上述事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对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行生物防治的成功事例
B.槐叶萍和象鼻虫在进入澳大利亚初期,种群数量都会呈现“J”型增长
C.开始时,槐叶萍种群数量爆发的原因是没有天敌
D.可以预期,一定时间后,槐叶萍会在澳大利亚消失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到达一个新的适宜环境后

[     ]

A.将使原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
B.将使原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逐渐提高
C.将使原来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D.将对原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影响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
①其天敌数量较多 ②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③很快被淘汰 ④有害生物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会增加[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_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___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