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不恒为零的函数,且对于任意实数满足:,,n∈N*,考察下列结论:①②数列{an}为等比数列;③数列{bn}为等差数列。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不恒为零的函数,且对于任意实数满足:,,n∈N*,考察下列结论:①②数列{an}为等比数列;③数列{bn}为等差数列。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不恒为零的函数,且对于任意实数满足:
,n∈N*,考察下列结论:①②数列{an}为等比数列;③数列{bn}为等差数列。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答案
①②③ 
解析

举一反三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S=an-1(a为不为零的实数),则此数列 (   )
A.一定是等差数列B.一定是等比数列 
C.或是等差数列或是等比数列D.既不可能是等差数列,也不可能是等比数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等差数列共有10项,并且其偶数项之和为30,奇数项之和为25,由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B.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其中
(1)求关于的表达式;
(2)设,求证:;
(3)设,其中,求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杨辉是中国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杨辉三角是杨辉的一大重要研究成果,它的许多性质与组合数的性质有关,杨辉三角中蕴藏了许多优美的规律.下图是一个11阶杨辉三角:
(1)求第20行中从左到右的第4个数;
(2)若第n行中从左到右第14与第15个数的比为,求n的值;
(3)在第3斜列中,前5个数依次为1,3,6,10,15;第4斜列中,第5个数为35.显然,1+3+6+10+15=35.事实上,一般地有这样的结论:第m斜列中(从右上到左下)前k个数之和,一定等于第m+1斜列中第k个数.
试用含有m、k的数学公式表示上述结论,并给予证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理)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是是该数列的前项和.
(1)试用表示,其中均为正整数;
(2)利用(1)的结论求解:“已知,求”;
(3)若数列项的和分别为,试将问题(1)推广,探究相应的结论. 若能证明,则给出你的证明并求解以下给出的问题;若无法证明,则请利用你的研究结论和另一种方法计算以下给出的问题,从而对你猜想的可靠性作出自己的评价.问题:“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前项和,求数列的前2010项的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