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

某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该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
次数
不同的
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速度
(m/s)
第一次I0.230440.347
第二次0.174640.344
第三次0.116610.343
第四次0.058500.342
(1)根据d=vt可知第四次求出的d最小,故B正确;由于小车加速下滑,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速度最小,由于第四次实验挡光片的宽度最小,所以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故D正确.
(2)因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测得的速度由
v 测
=
.
v
=
v 0
+v  
2
v 0
+v 0
2
=v 0
,即速度测量值大于小车实际值,所以A正确.   
(3)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不难证明小车运动过程中,中间位置的速度一定大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所以,若把挡光片的挡光部分对称的装在小车的正中间,测量小车正中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测量值是光电门中间时刻的速度,必定小于光电门中间位置的速度即实际速度,所以B正确.
故答案为(1)BD  (2)A  (3)B
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利用光电门测出长方形遮光条通过B点位置所需的时间,从而算出小车此时的速度.遮光条固定在小车上,它沿小车运动方向的宽度为d.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魔方格

(1)若用刻度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B点位置所用的时间△t=2.0×10-2s,则小车此时的速度大小为v=______m/s;
(2)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
(3)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B点的时间△t,并算出遮光条通过B点位置时小车的速度v,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______(选填“v-m”或“v2-m”)图象,图线斜率k=______( 用重力加速度g、小车质量M、AB间距离LAB表示).
请完成以下小题.
(1)如图1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魔方格

①除了图1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③在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对于实验步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甲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应点BCDEF
速度(m/s)0.1410.1800.2180.2620.301
(1)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如果用S1、S2、S3、S4、S5、S6 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则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用符号写出表达式,不要求计算)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 m/s.(答案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案如图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采取的两项措施是:a、______b、______.

魔方格
如图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出的一长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S2-s1S3-s2S4-s3S5-s4S6-s5
.
△s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
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x,且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1)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打计数点3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6记数点和7记数点之间的测量距离是______ cm.

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