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一位同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纸带旁边是一把最小刻度为1 mm的直尺,试计算拖着纸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AC这段

如图是一位同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纸带旁边是一把最小刻度为1 mm的直尺,试计算拖着纸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AC这段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如图是一位同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纸带旁边是一把最小刻度为1 mm的直尺,试计算拖着纸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AC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在B点的瞬时速度。

答案
解:AC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A到C的位移跟所用时间的比值
位移的大小从刻度尺上读出:x=4.20 cm
A到C共11个点,10个时间间隔,所以A到C所用的时间t=0.02 s×10=0.2s
所以=0.210 m/s
根据公式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为了尽量精确地反映物体在B点的运动快慢,我们尽量在靠近B点的地方取得数据,例如取靠近B点的左右两个点,左边一个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是1.73 cm,右边一个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是2.61 cm,那么△x=2.61 cm-1.73cm=0.88cm
两点间相隔的时间为△t=0.02 s×2=0.04 s
所以=0.220 m/s
举一反三
不定项选择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
A.B.C.D.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右端最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3个点迹,历时_____s,位移为_____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 cm,x2=1.90 cm,x3=2.38 cm,x4=2.88 cm,x5=3.39 cm,x6=3.87 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 _____cm/s,v2=_____cm/s,v3=_____cm/s,v4=_____cm/s,v5=_____cm/s。
(2)作出速度一时间图象。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在长1 m左右的木板上运动的速度,乙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此外在木板顶端的P点还悬挂着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 s和2.0×10-2 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5.015 cm。则:
(1)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____m/s;
(2)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____m/s。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从纸带可求出AF间的平均速度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